統一客書寫用字 教育部辦公聽會
更新日期:2009/06/11 20:16
【潘成旺屏東】
為了讓客家話所使用的對應文字,有個統一的標準,教育部推出了,台灣客語書寫推薦用字,希望未來能統一使用在,客家教科書以及客家教材裡,而教育部也在南北兩地召開公聽會,希望能夠聽取地方的聲音,11日在屏東教育大學,所舉辦的公聽會中,儘管多數與會者都認為,此舉立意良善,不過參與討論的專家學者,意見眾多,因此這場公聽會,並未得到任何具體的共識。
"阿妞妹賣鹹菜,賣到伯公下,阿妞妹賣鹹菜"。小朋友說客家相聲,有趣的劇情需要有好的稿子,為了讓客家話轉變成文字,可以傳承,現在教育部希望統一客語的文字,邀請客家學者,推薦客家語的專用文字,並且召開公聽會。
第二場來到屏東縣六堆地區,討論相當熱烈兩個小時的公聽會,與會者也充分表達意見,只是會場上南腔北調都有,大家一時之間很難取得共識。
文史工作者 廖金明:『不要爭辯本位主義,研究語言要有寬度,要有深度要有正確度,三度加起來才有法度。』
負責推薦的學者團表示,客家話不見得要有客家字,不過在寫作方面,要表達客家話的意函,客家字就很需要。
學者 羅肇錦:『以書面和口語來說,不見得客家話要有客家字,不過現在包括國語白話文,書面和口語結合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之下,將客家話寫成文字,就需要客家話要有客家字。』
目前教育部推薦的,客語專用文字共有305字,與會的官員表示,希望客語的文字,最後能夠可以一致,這樣對將來教材的編訂以及教學,還有客家話的傳承,也將會有很大的助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