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排名進步 台灣創新效率獲肯定
(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 8日電)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公布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在創新因素、效率增強、基本需要等 3項指標都有進步,獲得近 4年來最佳名次(第12名),也是亞洲 4小龍進步幅度最大國家。
WEF公布2009-2010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排名第12,比去年上升 5名。全球前 5名依序是:瑞士、美國、新加坡、瑞典、丹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分析台灣排名上升原因指出,台灣在「創新因素」排名第八,與去年相同,但由於2008年台灣每人GDP跨越 1萬7000美元的門檻,WEF將台灣的發展階段由「創新導向轉型期」,提升到「創新導向期」,並給予較高的權重,因此,有利於台灣在「創新因素」指標計分。
不過,在細項指標方面,官員說,台灣在「政府債務」排名第79名,退步18名;在「中央政府財政赤字」排名第57名,退步11名;在「就業僵固性」排名第114名、「解雇成本」排名第109名,都應積極檢討改善。
從細項指標觀察,台灣擁有專利權數多(第一名)、產業群聚發展良好(第六名)、政府採購先進技術產品(第七名)、科學家與工程師充足(第七名)、企業注重研發支出(第九名)、產學研發合作緊密(第12名)、企業創新能力強(第13名)等優勢,但企業授權屬下的意願度(第43名)有待提升。
官員表示,台灣在「效率增強」方面排名第17名,進步1名,其中「高等教育與訓練」(第13名)、「商品市場效率」(第14名)、「市場規模」(第17名)、「技術準備度」(第18名)等指標表現較佳。
以細項指標觀察,台灣雖然在「就業僵固性」(第114名)、「解僱成本」(第109名)等項目表現較差,但「銀行健全度」排名第94,較去年進步23名,「投資法規鼓勵外人直接投資」第39名,進步25名,都有助提升「效率增強」部分的排名。
官員表示,台灣在「基本需要」方面排名第18名,進步 2名;其中「健康與初等教育」(第15名)、「基礎建設」(第16名)及「體制」(第38名)等 3項,都進步2至5名,但「體制」排名仍較落後。
台灣「總體經濟的穩定」(第25名)較去年滑落7名,主要是受全球經濟趨緩,以及政府近年來以舉債支應多項振興經濟政策,導致政府歲收減少及債務增加等不利影響。
此外,台灣的「政府債務」(第79名,退步18名)、「中央政府財政赤字」(第57名,退步11名)等指標,排名較落後且退步較多。98090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