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拋南太種麻瘋樹構想 陶文隆:可能明年初開始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4/22 14:05 記者王宗銘/台北報導

國合會秘書長陶文隆在今年3月下旬陪總統馬英九在南太平洋進行「太誼之旅」時,透露已有種植麻瘋樹構想,讓島國提煉生質燃油,既提供電力還能變成籬笆擋風,讓島國自給自足。陶文隆今(22)日上午說,國合會全球團長會議在6月底前,會在四至六年的長期規劃討論中納入此一項目,看看是否在明年初開始逐漸加入合作計劃。

陶文隆說,至於規模等問題,必須視各國情形而定,目前尚未有進一步計劃。

國合會在今年2月曾組專家團赴南太友邦進行可行性評估,認為種植麻瘋樹是在太陽能發電外另一種有發展潛力的綠色替代能源來源。

麻瘋樹(Jatropha)的果實及葉子均含毒性,不可食用,主要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區,適應力強、生長快,定植1次可連續採摘使用30年以上,可用於乾旱地區的植樹造林,適合在欠缺可耕地的南太島國種植,陶文隆說,毒樹煉油是綠金趨勢,他很想把西非國家種植麻瘋樹開發生質燃油的經驗,移植到南太島國去。

麻瘋樹的種植,可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選種育種期,大約是8個月的時間,接下來,大約再8個月就可以結果採收,將採收下來的生果曬乾,就可以先提煉成生油,銷售給全球各煉油廠商,一株痲瘋樹種植以後,收成期可以長達50-100年,具有相當高的經濟效益。

專家認為,麻瘋樹可當天然籬笆阻擋風沙,還可防止家畜逃跑,也可以做行道樹,過去援外多是傳統農畜與醫療項目,現在正針對受援國需求,陸續轉型到數位科技、綠色能源。

目前國內民間也已經開發「生質柴油生產計畫」,已引進外來種麻瘋樹並成功馴化及基因改良,可在台灣氣候及土地推廣種植,並已於菲律賓完成母苗種植,數量足夠支應台灣土地500公頃之種植需求。另外,中油今年也正在進行痲瘋樹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 的頭像
    Kevin

    廣告和演藝案子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