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出賣的台灣》台灣議題國際露臉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8/06 02:55 邱祖胤/專訪

中國時報【邱祖胤/專訪】

首部以台灣為主題的好萊塢電影《被出賣的台灣》,電影劇本靈感來自震驚國際的江南案、陳文成命案及林宅血案。網路預售票逼近一萬套,影片未上映,就達成近兩百萬元票房。這是台灣的第一次,是由一個ABC擔任製片、編劇及演員,刁毓能說:「我要的是關於台灣的好萊塢電影,要以台灣人為榮。」

刁毓能說,他期待影片能引起國際及台灣民眾對台灣的關注,了解自由民主得之不易。

《被出賣的台灣》描述華裔美籍教授在美遭殺害,FBI探員凱利為追捕兇手來到台灣調查,卻意外捲入一連串政治陰謀。曾與他接觸的人接連喪命,他循著線索南下高雄,親眼目睹一場爭取民主的大規模遊行,自己卻遭牽連被逮捕。

凱利發現自己處境艱難,不但無法擺脫高層官員的操控,還要面對黑幫勢力,只能眼睜睜看著無辜生命一再被犧牲。過程中雖有刁毓能自己飾演的異議份子阿明幫忙,最終連他的的妻子、女兒都遭殺害。節奏快速,猶如發生在台灣的《神鬼認證》。

刁毓能的父母早年被當局列為黑名單,數十年無法入境台灣。刁毓能將童年感受到的壓力,以及從長輩口中得知的故事,加以改編拍成《被出賣的台灣》。去年獲得聖地牙哥電影節最佳影片及最佳男主角。

刁毓能生於美國,卻經常代替父母親回高雄探視祖父母,台灣對他有很深厚的情感聯結。他表示,為了電影,他花許多功夫研究,對這些事件也很熟悉,「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不過這畢竟不是紀錄片,我必須為影片增添一些不真實的懸疑性。」

刁毓能走入演藝事業是場意外。他大學主修國際關係,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在美國勞工局任職。工作壓力大,他私下上戲劇課程排解壓力,沒想到被經紀人相中,開始在劇場及電視節目中演出。

二○○二年小布希上任後,他覺得工作上缺少動力,請了長假到紐約去找著名的戲劇老師貝特森(Susen Batson)學習,她同時也是妮可基曼和湯姆克魯斯等人老師。從此他戲約不斷,也開始構思劇本及製片。他問自己,最想拍的是什麼議題?

「我非常喜歡大衛林區及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也對童年時期父母口中台灣的處境非常感興趣。」於是他想把這些元素結合。

刁毓能表示,過去曾在政府部門工作,但總覺得影響有限,演藝事業讓他得到更大的滿足感,覺得比以前更能發揮影響力。二○○八年他決定拍攝《被出賣的台灣》,便將過去擔任公職的經驗運用在演藝事業上,他舉辦了近千場募款餐會,順利募得新台幣兩億五千萬的拍片資金,在好萊塢引起注意。

影片在美國播出後,引起正反兩極的討論。正面的意見認為刁毓能將台灣的歷史與問題推上國際,獲得重視。但也有負面意見,如影片未在台灣取景,是在泰國拍攝,與台灣真實樣貌有差。而為了電影的懸疑與戲劇性,未能細緻地梳理台灣複雜的政治問題。

對於這些評論,刁毓能以平常心看待,他說,投資這部影片的人,有中國人、台灣人及美國人,國民黨、民進黨的支持者都有。「重點是這部片的內容是否有趣,影片所傳達的自由價值是否被看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