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和群創攜手 打造土石流區成綠森林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2/11 17:35

全球氣候變遷,台灣被列入全球第七大嚴重區,防災工作面臨嚴峻考驗。群創光電和國立中興大學正式簽約,宣布投注資源建立土石流整治的示範地。群創副總許世忠表示,初期投資六百萬,將南投縣仁愛鄉惠蓀林場一處土石流區,改造為綠意盎然的森林,如果計畫成功,未來將推廣到全台各地,打造綠色無災家園。(寇世菁報導)

打造綠色無災家園,群創光電和國立中興大學簽約,宣布投入資源,建立土石流整治的示範地。校長蕭介夫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很多小島都被淹沒,台灣也被列入全球第七大嚴重區,防災工作面臨嚴重考驗。這項合作格外有意義,由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森林學系及水土保持學系配合,長達二十年,前六年先以惠蓀林場土石流區,作為整治示範點,未來再進一步將成功經驗推廣到全台各地。

群創副總許世忠指出,群創長年深耕土石流發生機率高的苗栗,積極協助地方復育是群創努力的目標之一,本著企業對社會的責任,結合興大防災專長,希望能夠將效益發揮到最大。

興大實驗林管理處長王升陽說,這項計畫將先進行惠蓀林場咖啡園土石流區的植物造林,及土石流監測站的建置,造林面積2.5公頃、植樹3,000株,造林樹種以每逢秋季樹葉轉黃的無患子等原生樹種為主,並在林木間種植咖啡苗,同時兼具水土保持、美觀、環保以及經濟等價值。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主任陳樹群指出,惠蓀林場土石流區整治的最大挑戰,在於上方的土石還持續崩塌,每逢大雨災情難以預測,因此除了透過防砂工程的防堵策略外,也將建置土石流監測站,一方面除了作為土石流警戒外,另方面則長期蒐集土石流動的資訊。執行過程經全程記錄、拍攝,整理成為教育題材,未來可進一步作為水土保持整治的完整教材。陳樹群說,未來將進一步建立地質公園,教導民眾認識土石流,學會與大自然共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